镗床加工设备的日常维护是确保其精度、延长使用寿命及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,维护工作需结合设备结构特点、加工负荷及使用环境制定方案,以下是常见的维护内容及操作要点:
一、设备表面清洁
清洁范围:
工作台面、立柱导轨、主轴箱外壳、滑座及各操作面板等外露部件。
操作方法:
用干抹布或压缩空气清除表面切削屑、油污及灰尘,尤其注意导轨凹槽、刻度盘缝隙等易积屑部位;
对工作台面的T型槽,可用专用刮屑板或铜刷清理残留铁屑,避免影响工件装夹精度。
二、润滑系统维护
润滑油检查:
查看主轴箱、进给箱的油标位置,确保油位在刻度线范围内(不足时按说明书要求添加指定牌号润滑油);
检查手动润滑泵(如导轨润滑泵)的储油量,每日操作前按压泵柄2~3次,确保导轨面均匀供油。
润滑点保养:
对镗杆、尾座套筒等滑动部位,用干净布擦拭后涂抹薄层润滑油,防止干摩擦磨损;
齿轮传动部位(如进给箱齿轮)若暴露在外,需定期涂抹齿轮油,避免灰尘附着加剧磨损。
三、导轨与传动部件维护
导轨面保养:
每次加工后用煤油清洗立柱导轨、工作台导轨表面,去除切削液残留及金属微粒,再涂抹防锈油(尤其长期停机前);
检查导轨面是否有划痕或研伤,若发现轻微磨损可用细砂纸(1000目以上)轻抛,严重时需联系专业人员修复。
传动系统检查:
查看丝杠、螺母副是否有松动或异常声响,手动摇动手轮确认进给平稳无卡顿;
皮带传动装置(如主轴电机皮带)需检查张紧度,手指按压皮带中部下垂量应在10~15mm,过松或过紧需调整。
四、电气系统检查
电控柜维护:
切断电源后,用压缩空气吹除控制柜内灰尘,检查继电器、接触器触点是否氧化(若有发黑可用细砂纸打磨);
紧固各接线端子,避免因振动导致接触不良(重点检查主轴电机、进给电机的连接线)。
操作面板保养:
用干布擦拭按钮、旋钮表面油污,防止触点短路;
测试急停按钮、限位开关是否灵敏,确保紧急情况下能立即停机。
五、附件与工装维护
刀具与刀柄保养:
使用后清理刀杆、刀片上的切屑,涂抹防锈油存放于专用刀架,避免磕碰损伤刀刃;
刀柄锥面(如7:24锥柄)需用干净布擦拭,防止切削液残留导致生锈影响安装精度。
夹具与量具管理:
清理工作台夹具(如虎钳、压板)的铁屑,检查螺栓是否松动,活动部件涂抹润滑油;
卡尺、千分表等精密量具使用后擦拭干净,存放于干燥盒内,避免与切削液接触。
六、运行状态监测
加工前检查:
空车试运行3~5分钟,观察主轴旋转是否平稳、进给系统有无异常噪音,确认各坐标轴运动正常;
检查冷却系统是否通畅,切削液液位不足时添加专用切削液(按水:浓缩液=10:1比例调配)。
加工中监控:
注意主轴温度(温升不超过40℃),若过热需停机检查轴承润滑情况;
观察导轨面是否有油膜,无润滑时立即手动补油,避免干磨损坏导轨。
七、维护注意事项
安全规范:
维护前必须切断设备总电源,悬挂“检修中”警示牌,禁止带电操作;
高空作业(如清洁主轴箱顶部)需使用防滑梯,两人协同操作。
耗材选用:
润滑油需按说明书指定牌号使用(如ISOVG32导轨油),不同牌号不得混用;
清洁电气部件时禁用湿抹布,可用无水酒精擦拭触点表面。
记录与反馈:
建立维护台账,记录每日润滑、清洁情况及设备异常现象(如异响、漏油),便于定期检修;
发现主轴精度下降(如镗孔圆度超差)或机械故障,及时联系维修人员,避免带病运行。